姽婳鬼话

但行好事

I went to the woods .

中午休息时间我又来瞎逼逼了,写完发现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没有中心论点是病,得治。

前夜看完Dead Poets Society许久不能平静,年轻而浪漫着的心起了共鸣,心潮澎湃。为那些发自肺腑的诗篇,为那感受生的存在,为勇敢而壮志凌云的青年们,为不忘初心的美好日子。我想之所以大部分人都说它好是因为影片引发出来的观感与情感让人觉得好,觉得有希望;然而回到电影本身,我有点想说的,但并不是贬低。

首先是人物形象方面。以一所刻板教条的学校作为背景,一群古板无生气的老头教师,一众正当叛逆期的迷茫少年,一位新到来的神秘老师带来了新的思潮,这很典型,也很美好。Mr Keating的眼神好温柔,但他的人物塑造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我无法确认他是否真的内心强大,还是只是以浪漫主义作为盾牌来阻挡现实的洪水猛兽。

我赞赏他对孩子们的鼓励与启发,也赞赏他对Neil建议要和父亲真正谈谈自己内心所想所感的行为。

只是撕书固然痛快,看到这一段时我确实在笑,也会有一种想向陈旧腐朽宣战的冲动;但冷静下来后会发现撇去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是单调而飘忽的,我无法认同Mr Keating的这一行为。他带领学生感受到快乐,却没有教会他们现实的残酷。处于迷茫状态的少年们需要引导,Captain融化了春寒料峭时将融未融的冰,却没有顾及到春水会放大成春潮淹没理智的堤岸,而最惨痛的后果就是Neil的自杀。

Neil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不自由毋宁死”,我钦佩他的勇气也为他而惋惜;这太理想化,但也太惨痛,看似最开朗的人心中却是最痛苦的,这无法不戳我泪点。Neil的死不能只归咎于Mr Keating和他自己的冲动,还有那个不了解孩子内心真正需求的大家长父亲和软弱的母亲,他们一起把一个年轻的生命逼上了绝路。

(关于“家庭期望对个人发展的束缚”这个话题我真是有太多想说的,然而案例看得太多后真的心好累爱不动,家长认为自己都是对的真是太可怕了。这出惨剧是多少家庭噩梦的缩影啊,让我缓缓_(:зゝ∠)_那些说“长大以后你就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了”的人都给老子闭嘴吧。)

再看看诗社里的其他年轻人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却开始得意忘形,用断章取义的诗来取悦女孩,做很多人想却不敢的事情,掉进理想病与叛逆病的怪圈里;或许他们的所谓“勇气”只是对Captain的不到位的模仿罢了,可爱却也可怜。

所幸的是他们还年轻,他们还有灵魂与独立观察世界的眼睛,还可以感觉到痛苦而不是麻木,还可以继续在人生之路上跋涉。带上对Poets,Beauty,Romance与Love的憧憬,不管现实多么残酷,心中都会留有一片净土。

PS:所以教育这种事完全就是个“度”的问题,把握不好度就玩坏了。可能是因为我也处在这个年龄段,所以对这些男孩的行为并不愤慨或是想要去批判。毕竟年轻真好啊。
 PPS:故事所做的只是“呈现”,不夸大也不缩小,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而已。我一直说“我们只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强迫别人接受,不掐不吵不约,不约”。
 PPPS:我就是个伪现实真理想主义者[doge脸];希望有一天能够发现,理想与现实也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评论(3)

热度(8)

©姽婳鬼话 | Powered by LOFTER